• 首页

  • 关于展会

  • 展商服务

  • 观众服务

  • 新闻资讯

  • 创新大赛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录

雷达无线电技术创新大赛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工信部《雷达无线电管理规定(试行)》关于“加速雷达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促进技术创新与安全应用并重的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与频谱资源高效利用,激发全社会在雷达和无线电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力,弘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创新创业精神,推动雷达无线电技术在合规、安全、可持续框架下的跨领域应用,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中国无线电协会雷达产业分会共同发起的2025雷达无线电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将于7月15日正式启动,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展示平台发掘优秀人才与创新项目,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雷达无线电事业发展大局,打造雷达无线电领域的“创新高地”和“生态枢纽。

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

指导单位

深圳大学

中国无线电协会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无线电协会雷达产业分会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

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华云敏视达雷达(北京)有限公司

安徽浦江电子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

中国无线电协会雷达产业分会

深圳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

点时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大赛细则

一、参赛对象与赛道设置

大赛设立高校赛道与企业赛道,分别征集、评审与颁奖:

高校赛道: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含高职高专)在校学生(本专科生、研究生)及教师团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队参赛。

企业赛道:面向从事雷达无线电技术研发、生产、应用及相关服务的企业、科研院所、创业公司等机构。


二、 参赛作品要求

1. 选题方式:

题目自拟,参赛者可根据自身研究领域、技术专长或市场需求,自主选择与雷达无线电技术创新相关的方向。


2. 核心要求:

参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雷达无线电技术(新体制雷达系统、频谱感知技术、射频前端芯片、天线设计、雷达系统架构与设计、雷达-通信一体化、雷达信号处理与算法、光电雷达、无线通信、射频识别 RFID、卫星导航定位、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短距离通信、微波/毫米波/太赫兹技术及应用、认知无线电、无线电安全、无线电与人工智能融合、等技术创新及低空安防、智慧交通、气象探测、灾害预警、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展开,体现创新性、技术性和应用潜力。


3. 高校与企业赛道具体要求:

高校赛道:需提交具有创新性雷达无线电技术相关作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创新设计方案、硬件原型、软件系统、算法模型、研究报告(需体现技术创新点)、视频展示等。作品应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和可展示性。

企业赛道:需展示基于雷达无线电技术的创新产品或解决方案。重点突出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市场应用价值、商业模式(如适用)及实际成效。需提供产品/方案的详细介绍、技术说明、应用案例或演示视频等。


三、作品提交

提交方式: 线上提交。所有参赛作品及相关材料(如项目说明书、演示文稿、视频、代码、设计图纸、测试报告等)需通过大赛官方指定平台(平台链接待后续公布)进行提交。

截止时间: 2025 年 9 月 30 日 24:00(北京时间)。逾期提交不予受理。


四、 奖项设置

大赛将按高校赛道和企业赛道分别评审并设置奖项。

奖项设置:金奖(一等奖)、银奖(二等奖)铜奖(三等奖)

金奖:获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各赛道有效参赛作品总数的 5%。

银奖:获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各赛道有效参赛作品总数的 15%。

铜奖:获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各赛道有效参赛作品总数的 25%。

证书:获奖个人或单位将获得由大赛组委会与中国无线电协会雷达产业分会颁发的获奖证书

其他奖励:优胜者将有机会获得创新奖金、孵化支持、资源对接等相关奖励


五、特别说明

参赛作品必须为非涉密作品(参赛作品须附《非涉密承诺书》;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有抄袭、剽窃等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一切后果由参赛者自负。参赛即视为同意将作品用于大赛及大赛相关的宣传推广活动(涉及核心机密信息可提前声明)。

主办方有权根据大赛实际情况对赛程、规则等进行适当调整,并拥有大赛最终解释权。

欢迎国内外相关高校、雷达无线电领域里的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和创新团队踊跃报名参赛,共同探索雷达无线电技术的无限可能,汇聚创新智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